一、典故出处
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中有一句“螟蛉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古人误认为蜾蠃自己不能产子,收养螟蛉为子,因此用"螟蛉’比喻义子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个比喻在《三国演义》出现过:
只见一人侍立于侧。玄德视其人器宇轩昂,因问泌曰:“此何人?”泌曰:“此吾之甥寇封,本罗侯寇氏之子也;因父母双亡,故依于此。”玄德爱之,欲嗣为义子。刘泌欣然从之,遂使寇封拜玄德为父,改名刘封。玄德带回,令拜云长、翼德为叔。云长曰:“兄长既有子,何必用螟蛉?后必生乱。”玄德曰:“吾待之如子,彼必事吾如父,何乱之有!”云长不悦。
鲁迅先生《春末闲谈》也提到这个故事:
北京正是春末,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,觉着夏意了,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,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,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,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,有时拉一个蜘蛛。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,但终于乏力,被衔着腾空而去了,坐了飞机似的。
老前辈们开导我,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果蠃,纯雌无雄,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。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,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,祝道“像我像我”,经过若干日,——我记不清了,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,一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,所以《诗经》里说:“螟蛉有子,果蠃负之。”螟蛉就是桑上小青虫。蜘蛛呢?他们没有提。我记得有几个考据家曾经立过异说,以为她其实自能生卵;其捉青虫,乃是填在窠里,给孵化出来的幼蜂做食料的。但我所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,还道是拉去做女儿。我们为存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,倒不如这样好。当长夏无事,遣暑林阴,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,便如睹慈母教女,满怀好意,而青虫的宛转抗拒,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。
但究竟是夷人可恶,偏要讲什么科学。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,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。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(Fabre)仔细观察之后,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。而且,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,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,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。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,用了神奇的毒针,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,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,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,封入窠中。青虫因为不死不活,所以不动,但也因为不活不死,所以不烂,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,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。
二、故事讲述
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中讲了一个故事,说“螟蛉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螟蛉泛指稻螟蛉、棉铃虫、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,咱们可以称它为小青虫,蜾蠃就是细腰蜂。这个故事是这么说的:
细腰蜂自己不能生宝宝,那么他怎么繁育后代呢?他就到处找啊找,找到一只小青虫,就把它抱回去,放到蜂巢里,给它封上门,然后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,嘴里念叨着“像我――像我――像我”,经过七七四十九日,蜂巢门打开,奇迹出现了,小青虫变成了细腰蜂!
但是,这个故事你相信么?
首先解释一下,古人可是经过认真观察的。把这整个过程观察、记录和描述出来,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呢!
但是,这个故事,是不是太奇妙、太出乎意料了?
其实,科学家已经证明了,这个现象描述是没错,但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,小青虫是不会变成细腰蜂的。真正发生的故事是:
细腰蜂把小青虫捉回去,先蜇一下,给它打上一针,小青虫就僵住不能动弹了,但并没有被蜇死,然后细腰蜂就在小青虫身上产卵,把蜂巢门封上。细腰蜂的卵孵化出来,小细腰蜂就以小青虫作为食物。因为小青虫其实并没有死,所以不腐烂,直到被吃光,小细腰蜂也长大了,于是它就推开蜂巢门,你所见证的奇迹就出现了!
三、刀客点评
一是要注意观察,也要认真思考、深入研究。事出反常必有妖。表象往往不能直接反映出本质。
二是经历亿万年演化出来的动物本能与行为模式,合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逻辑,符合客观现象与自然规律,我们对作为动物界一员的自身,以及对于整个生物界,本能已经消退很多,知识掌握却是甚少。深入了解生物,会更了解人。目前国际关系学界若干大伽居然是由生物学转行的,似乎并不意外。